推動混凝土碳達峰、碳中和的高質量發展——第八屆“井岡山論壇”召開
2021年9月24日,第八屆“井岡山論壇”在江西南昌召開。論壇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江西省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協會、江西省新型墻體材料協會主辦,江西省建筑材料工業科學研究設計院、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拌混凝土分會承辦。論壇以“推動混凝土碳達峰、碳中和的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論壇現場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會長吳文貴、秘書長曾慶東,江西省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江西省建筑材料工業聯合會會長林榕,江西省工信廳建材處處長王小永,江西省建材科研設計院黨委書記、院長宋冬生以及清華大學覃維祖教授、路新瀛教授,北京科技大學倪文教授、北京工業大學張金喜教授等領導及行業專家學者、行業企業代表等參加了此次論壇。論壇開幕式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預拌混凝土分會秘書長師海霞主持。
江西省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江西省建筑材料工業聯合會會長林榕
開幕式上,林榕董事長致辭時介紹,近年來,江西省建材集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企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借助“井岡山論壇”帶來的新理念、新方法,江西省建材集團推動了預拌砂漿、透水混凝土、骨料機制砂等產業的發展,并積極引入戰略合作,搭建加氣混凝土制品產業拓展平臺。江西省建材集團正積極推進節能減排、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源結構優化,為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響應2025年前實現碳達峰倡議而努力奮斗。
江西省工信廳建材處處長王小永
王小永處長致辭時表示,建材行業是工業行業碳排放的重點行業之一,江西建材行業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大節能技術改造力度;加大能源資源節約利用力度;加大綠色建材示范企業和示范基地的培育力度;加大綠色工廠創建力度等。建材行業是江西工業的重點行業,也是全省六大過三千億產業之一。2020年,全省建材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3362.7億元、同比增長5.5%,列全國第11位,居中部地區第5位;實現利潤360.7億元、同比增長10.1%。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會長吳文貴
吳文貴會長致辭時指出,連續八屆的井岡山論壇已經成為我國混凝土行業交流最新技術、研討未來發展的一次重要會議,是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在此匯集的一個重要平臺,是各路精英在此汲取養分碰撞出火花的展示平臺。
吳文貴會長介紹,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十四五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并把智能制造和綠色低碳作為行業發展主要方向。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學、量子信息為代表的新技術進步不斷取得突破,預示著第四次工業技術革命的到來。我們應把握住此次機遇,搭上智能制造這趟列車。綠色低碳也將成為影響我們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企業競爭中的規則改變和賽道轉換,行業企業要未雨綢繆、提前布局、搶占先機,把握住智能制造和綠色低碳也就把握住了行業的未來。
利勃海爾(中國)有限公司戰略及公共關系經理張偉宏
利勃海爾(中國)有限公司戰略及公共關系經理張偉宏作《碳排放的挑戰與中國建材行業的機遇》主題報告。張偉宏從為什么要控制碳排放、能源與碳排放、建筑建材的機遇三個方面展開介紹。2019年全球建筑部門CO2排放總量大約100億噸,占到了全球能源相關的碳排放總量的28%,若加上建筑材料生產的工業部分的排放,建筑的全鏈條碳排放占全球年碳排放的38%。
到2060年,全球人口有望達到100億,其中三分之二會生活在城市,需新增建筑面積2300億平方米,即翻倍現有建筑存量。
面對碳排放的挑戰,我國建筑建材行業面臨能源脫碳化、資源減量化、終端電力化、系統智能化挑戰和機遇。
北京科技大學倪文教授
北京科技大學倪文教授作《固廢基膠凝材料的生產應用技術與低碳發展》主題報告。倪文教授介紹了京津冀地區尾礦和廢石再利用情況,詳細介紹了多種固廢協同制備C40、40、60全固廢混凝土的詳細配比,他總結,大批量應用的全固廢膠凝材料配比是:鋼渣微粉35%,礦渣微粉40%,脫硫石膏15%,粉煤灰+尾礦微粉10%。
倪文教授介紹,北京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初步建立了“復鹽效應”理論和“硅的四配位同構化效應”理論,并采用這兩個效應協同調控的方法,已經基本掌握了水淬粒化高爐礦渣在形成C-S-H凝膠和類沸石相的過程中對硅氧四面體和鋁氧四面體貢獻潛力接近100%的技術,初步實現1噸水淬高爐礦渣對混凝土的強度貢獻相當于3噸水泥熟料的技術實用化。我國每年產生高爐水淬礦渣3.3億噸,其對混凝土強度的貢獻約相當于9.9億噸水泥熟料。因此用這些膠凝材料代替水泥制造預拌泵送混凝土、混凝土預制件和用于膠結充填采礦,理論上可以減排二氧化碳7.72億噸。
清華大學覃維祖教授
清華大學覃維祖教授作《辯證思維 創新思維與綠色高性能混凝土》主題報告。覃維祖教授介紹,綠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就是要更多地節約熟料水泥,減少環境污染;更多地摻加工業廢渣為主的礦物摻和料。
實現GHPC,需要運用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從水膠比-強度關系向用水量-耐久性關系轉變;從耐久性以實驗室試驗數據向盡量降低開裂風險轉變;從外加劑應用為中心向改善砂石級配為中心轉變;從限制最低水泥用量向采用大摻量摻合料轉變;從強度不設上限向設置上限轉變;從單純規定設計齡期強度向基于環境條件性能要求轉變。
下午綠色高性能混凝土技術發展論壇、蒸壓加氣混凝土制品及裝配式建筑板材高峰論壇兩場論壇同時召開。
綠色高性能混凝土技術發展論壇邀請到北京工業大學張金喜教授作《再生骨料強度控制回填用材料》報告;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北京天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利俊作《建筑固廢再生骨料成套生產裝備國標制訂及再生骨料制品簡介》報告;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高性能混凝土所所長黃漢洋作《預拌混凝土廢棄物綠色循環再利用關鍵技術》報告。并組織了技術討論環節,與會嘉賓就GHPC相關技術展開討論。
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北京天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利俊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高性能混凝土所所長黃漢洋
CCPA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與工程技術(UHPC)分會副秘書長魯亞主持
蒸壓加氣混凝土制品及裝配式建筑板材高峰論壇邀請到杭蕭鋼構(于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蒙作《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的探索與實踐》報告;北京國建聯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方群作《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蒸壓加氣制品全生命周期碳排量分析》報告;北京金隅加氣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楊云鳳作《ALC板在綠色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技術研究》報告;浙江杭加澤通建筑節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裁熊海東作《國內外蒸壓加氣混凝土制品市場分析及建議》報告;江西省建科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茂虎作《新常態下的裝配式建筑發展》報告。
蒸壓加氣混凝土制品及裝配式建筑板材高峰論壇現場
蒸壓加氣混凝土制品及裝配式建筑板材高峰論壇現場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2014年第一屆“井岡山論壇”論壇優秀論文獎頒獎2014-12-16
- 專題:第二屆井岡山論壇之固廢在混凝土中的應用與混凝土的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2015-06-01
- 第二屆“井岡山論壇”——固廢在混凝土中的應用與混凝土的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今日開始報到2015-06-11
- 第二屆“井岡山論壇”——固廢在混凝土中的應用與混凝土的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召開2015-06-12
- [原創]第三屆“井岡山論壇”火熱報到中2016-06-17
- [原創]高性能與超高性能混凝土技術進展——第三屆“井岡山論壇”隆重召開2016-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