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造!低筋混凝土護欄滑模工藝在貴州高速首次應用
8月16日,在黔南州龍里縣G60滬昆高速、G75蘭海高速的交安設施安全能力提升工程現場,一臺臺滑模攤鋪機正在道路中央隔離帶上緩慢移動。攤鋪機所過之處,就成型一段新型低筋混凝土防撞護欄。
“這是低筋混凝土護欄滑模施工工藝,具有成本低、工期短、安全性高等諸多優勢,在我省是首次運用。”貴州高速集團所屬貴陽城發集團恒創建設公司有關負責人說道。
“滑模工藝每天可推進200至300米,效率遠遠高于每天只能推進約60米的翻模工藝。”恒創建設公司7標項目經理盧江東介紹道,滑模機在前進的同時,內置的振動器將混凝土振搗成型,在推進持續時間內使混凝土達到密實狀態,讓護欄一次成型,實現“一邊走一邊造”。“新工藝使每立方米建造成本降低約10%。”
值得一提的是,用于滑模工藝的混凝土是一種特殊制作的混凝土,并且有利于保護駕乘人員的生命安全。
施工現場(貴州高速集團供圖)
“恒創建設公司依托公司科研平臺,根據項目情況開展科研工作,通過自主研制滑模施工混凝土,反復研究試驗,最終研制出滑模施工的專用混凝土。”盧江東介紹,經過專業的碰撞試驗證明,這種混凝土可抵擋一般交通事故造成的沖擊,且大大降低對駕乘人員造成二次傷害的風險。
對于工人而言,滑模工藝既保障了施工安全,又減輕了工作強度。
“傳統翻模施工現場安全隱患大,模板重達800斤,需要吊車配合現場十幾名工人手抬才能完成。一天下來,大家手酸得都抬不起來了。”7標項目班組長李友紅從事公路施工十余年,曾參與花溪大道等工程建設,傳統翻模工藝讓他記憶猶新。
施工現場(圖/貴州高速集團)
“滑模施工通過滑模攤鋪機配備的電腦系統、傳感系統控制澆注混凝土的方式,可以有效減少事故風險,消除工人因懸掛式作業產生的潛在危險。”李友紅說。“現在施工的班組只需約8個人,而且搬運重物的時間大大減少,比以前輕松太多了。”
據介紹,G60滬昆高速、G75蘭海高速是貴州省骨架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該路段的交安設施安全能力提升工程進入了沖刺階段,預計9月底完成改造。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1050億大項目來襲,中鐵、鐵建、中建、中交喜中標!2022-03-09
- 661公里,1230億元,湖南這8個高速公路項目明年招商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