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湖北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1881個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超萬億
近日,湖北2023年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其中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881個、總投資1.02萬億元,年內將完成投資2104億元,均超去年同期。
今年以來,湖北省新建續建億元以上項目1.12萬個、歷年最多,為穩定經濟增長發揮了壓艙頂梁作用。
億元以上項目8月底前竣工2072個
2023年以來,湖北省委、省政府堅持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關鍵抓手,每季度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進入三季度,湖北省堅持以重大項目為牽引。本次開工共有億元以上項目1881個、總投資1.02萬億元,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13個、總投資1793億元,50億元—100億元以上項目23個、總投資1495億元,10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占比六成以上。項目總投資靠前的是武漢、宜昌、孝感、襄陽、十堰,項目個數靠前的是宜昌、襄陽、荊門、孝感、十堰。
一批產業龍頭在湖北布局。國內偏光片領軍企業深圳三利譜(002876)投資百億元,在黃岡高新區打造三利譜偏光片項目,建設4條車用偏光片全制程生產線,年產3萬噸金屬復合材料,預計年產值100億元。國內安防產品龍頭企業王力集團投資50億元,在荊州松滋打造中部產業園,建設防盜門、防火門等全屋智能產品生產線、A2級防火復合建筑材料及智能化節能環保型雙膛窯生產線,配套建設智能控制室、高端智能化骨料生產線及8千米物流廊道,項目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上繳稅收1.3億元。
與此同時,湖北堅持開工竣工一起抓,截至8月底,湖北省億元以上項目已竣工2072個,竣工率由去年同期的21.5%提高到今年的30.8%,竣工率較高的是鄂州、十堰、黃石、咸寧、襄陽。1至8月投資增長較快的是宜昌、荊州、孝感、仙桃、荊門。
武漢173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三季度武漢市共173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465.7億元。三季度集中開工的項目個數前三位的區分別是江夏區、東湖高新(600133)區、臨空港開發區;開工項目總投資額前三位的區分別是東湖高新區(207.7億元)、臨空港開發區(167.3億元)、蔡甸區(141.3億元)。項目個數和投資規模排名前5的區分別貢獻了武漢市所有項目個數的48.6%、項目總投資的52.5%。
東湖高新區新開工18個項目全部位于武漢新城。工業項目主要集中在光電子、生物醫藥領域;現代服務業方面,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項目擴容(三期)項目將在原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基礎上進行擴容,算力由200P擴容至400P,進一步為武漢數字經濟發展提供算力支持。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開工18個項目,其中傳統制造業項目2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個;現代服務業項目4個;現代農業項目1個;基礎設施項目7個;生態環保項目2個。蔡甸區集中開工的12個重大項目中,以新能源新智造為主的先進制造業項目11個,占比達到92%。其中武漢國際智能制造創新基地項目總投資100億元。
從規模看,本次集中開工的億元以上重大項目中10億元及以上項目35個,總投資1049.9億元,占全部投資額的71.6%。其中:30億元—100億元(含30億元)項目12個,總投資670.6億元,占全部投資額的45.7%;10億元—30億元(含10億元)項目23個,總投資379.3億元,占全部投資額的25.9%。
此次武漢市集中開工活動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制造業項目占比最高,達62個,總投資498.5億元,占比34%,現代服務業項目占比20.4%,民生改善項目占比為8.1%。武漢市發改委透露,本次開工從項目類別看,呈現產業能級高、民生保障實、城市建設快等三大特點。光電子、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項目93個,總投資842.5億元,占全部投資額的比重超過一半。醫院、學校、圖書館等民生改善項目22個,總投資118.3億元,將進一步促進武漢公共服務均衡優質發展。城市更新、道路橋梁、一流電網等基礎設施及生態環保項目共58個,總投資504.9億元,將進一步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