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統籌”思想詮釋“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撰文 / 杜棟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時提出了“三個統籌”: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以往我們談“統籌發展與安全”,多是從國家安全視角展開。今天,從“統籌發展與安全”到“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是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戰略部署,不僅對統籌對象提出了更高標準和更高要求,而且也增加了統籌管理的廣度、深度和難度。
談到統籌,就會想到華羅庚教授倡導的統籌法。華羅庚教授最初推廣“統籌法”,實際上不僅僅是個統籌方法的普及與應用問題,而是有其統籌理論作為支撐的。尤其是,他提出的“大統籌”思想為我們理解統籌,以統籌觀點思考和解決現實問題有很大幫助。
一、“大統籌”的要點
第一,以“統一體”作為研究對象。這里提到的“統一體”實際上是一個哲學概念,它是由具有相互關聯的兩個以上的事物(或單元、或系統)構成的統一整體,包括主體、客體、環境三部分。具體地說,就是人群、事業和時間、空間與環境等的抽象概括。
第二,“兼顧”是“大統籌”的要義。對“統一體”內的各系統的構建要精心籌劃,注重統一體整體結構的匹配平衡,以提高整體效用價值,促使所從事的事業持續穩定地向前發展。
第三,“匹配”是“大統籌”的手段。為了實現統一體內部結構關系的平衡以及與外部環境相適應,需要對其結構要素適時進行調整,以構成有機匹配的協調關系,從而走向良性循環和成功。
二、“大統籌”思想與“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1、統籌對象的內在復合性
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首先要將其看成一個統一體,然后再考慮構成統一體的各部分是否具有復合性。我們之所以注重其內在復合性,其目的就在于發揮統一體內各部分的價值作用,保持和促進統一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拿經濟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而言,把統一體內在復合性作為自身的特征,其意義在于從根本上正確取舍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的各要素,處理各類關系,框定邊界(經濟范疇),確立統籌目標,并保證統籌目標的實現。
2、統籌對象的價值相容性
所謂價值相容性,是指構成統一體的結構價值間具有相融合、不排斥、共存于一體的特性。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兩者本身就不排斥,而且可以相融合。只是在現實社會里,不少人習慣于就事論事,且注重單一價值,忽略總體的效用價值,這就使得管理工作難以擺脫低層次循環的狀態。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之所以能夠組合成統一體,就是因為有相容的因素在起作用。只要對各部分功能價值合理的組合,就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成效,進而使整體實力得以提升。
3、統籌載體的協調性
統籌學中將構成統一體的因素稱為“載體”。實踐證明,人的一切社會實踐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條件下協調進行的。作為統籌的載體,人群、時間、空間都是客觀存在的。針對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的統籌而言,協調配合實際上就是以人群為主體,以時間為軸線,以空間為鏈環而構成的有機銜接、相互影響、促進與制約的關系。經過統一籌劃促成其良性循環,走向成功。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的協調性越好,就越能促進我們現代化事業的成功。
4、統籌整體的統一性
所謂“統一性”,就是指結構復合、價值相容和載體協調共存于統一體中。概括起來,結構復合性、價值相容性、載體協調性和整體統一性是統籌的實踐特征。認識并了解這些特征,可以使統籌思維和實踐活動更佳有成效。就“統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而言,主事者要先確認統一體,明確統一體的性質,注重目標轉換或任務轉換,注重對不可控因素的把握,特別要注重發揮天時、地利、人和的價值作用,促進人群、時間、空間形成統一、健康、和諧的整體。
三、總結與建議
統籌是個大思路、大框架,系統越多、問題越復雜,就越需要統籌。因為對于多系統、多側面、多類型的問題,我們既要對某一系統、某一側面、某一類型問題加以研究,也需要進行總體性籌劃,從而得出符合實際的結論,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制定出科學的行動規劃和具體的實施計劃。認識是行動的先導,方法是實踐的利器。我們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運用統籌法等,支持或輔助“統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
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關鍵要在“統籌”上下功夫,推動發展和安全深度融合,以高質量發展促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高質量發展,實現二者的動態平衡、相得益彰。為此,要做好以下兩點:(1)我們要正確處理好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系,找到發展和安全的最佳均衡點,力爭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2)要堅持動態把握。發展和安全是不斷運動的,而不是靜止的,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也一直在路上,要及時調整政策力度和重點,努力實現發展和安全的動態平衡。
【本文是2023年度河海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人文專項)(項目編號:B230207031)階段性成果?!?/span>
作者簡介:杜棟,男,河海大學系統工程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城市與區域高質量發展智庫首席專家。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2024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