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規模矩形鋼圍堰成功封底
5月16日下午,歷經近30個小時奮戰,由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池州長江公鐵大橋3號主墩鋼圍堰成功封底,大橋建設完成關鍵節點,為主汛期圍堰安全度汛及后續施工爭創了有利條件。
該大橋連接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和池州市貴池區,全長3108.5米,主橋長1768米,為三主桁三索面雙層鋼桁梁斜拉橋,采用“公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合并過江,上層為雙向6車道寧樅高速公路;下層承載兩線合池城際鐵路并預留兩線市域軌道。
中交二航局承建的1標段主要施工樅陽側的跨江主橋(含北索塔)、公鐵合建段引橋兩大部分。
施工現場
此次封底的3號墩圍堰為矩形雙壁鋼套箱圍堰,是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矩形鋼圍堰,長80.6米,寬52.6米,總高約42.8米,壁體厚度2.2米,設計最大水頭差達32米。
圍堰鋼結構總重量約8250噸,相當于一座占地達10個籃球場的14層樓房橫亙在江中心。封底施工全程采用水下混凝土澆筑,澆筑厚度達7米,總方量達21826立方米。
“自4月份以來長江水位上漲迅猛,完成封底澆筑是主墩圍堰安全渡洪的先決條件。本次封底方量超2萬,施工組織難度極大、安全質量管控要求極高。為此,我們采用‘兩步走’的方法,先施工找平層混凝土,降低原始泥面對封底質量的影響,等找平層強度達標,再澆筑7米厚封底混凝土。”參與封底施工的現場技術負責人尤田說。
據悉,封底總體采用全平臺直灌法施工,可極大地提高混凝土澆筑速率,縮短澆筑時間,保證混凝土質量。首封采用移動式料斗對位拔塞法,首開采用插管法,補料采用多點平衡交替直灌法,通過設置封底平臺、優化導管點布置,滿足全平臺35個主灌點同時直灌的需要。總體施工順序是從上游向下游逐步推進。
施工現場
建設團隊成立了“1個指揮中心+11個施工小組”的封底專班,對封底方案進行多輪討論和細化,統籌協調混凝土供應、配合比設計、測量數據記錄、交通保障協調等工作,開展多次二、三級技術交底,進行多輪現場施工組織模擬預演;同時嚴守安全質量底線,對現場管理及作業人員200多人進行了分工,實行24小時兩班倒作業,并投入2臺塔吊、4臺履帶吊、4臺汽車泵、多臺混凝土罐車,確保了封底速度和質量。
封底完成后,鋼圍堰能夠抵抗巨大的水壓力,將為橋墩承臺施工提供無水作業環境,同時為后續主塔施工打下堅實基礎。
大橋建成運營后,將成為安徽第6座跨江公鐵大橋,對于進一步加強皖江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過江通道布局,推進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等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國內最大跨度懸索橋南錨碇施工取得新進展2021-10-26
- 馬鞍山公鐵長江大橋南主塔順利完成承臺混凝土澆筑2022-01-05
- “超級混凝土”破解世界難題!鄂產新材料打破大橋橋面“壞了修、修了壞”怪圈2022-04-13
- 昌九高鐵贛江公鐵大橋南支主橋主塔首根樁基澆筑完成2022-12-12
- 京杭大運河最南端通道正式通航,千里杭州實現一日達!2023-07-20
- 世界最大跨徑雙層懸索橋主塔樁基全部完工!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