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高質量的鐵路建設成績單!
1949年,2.2萬公里;2012年,9.8萬公里;2024年9月,突破16萬公里,高鐵超4.6萬公里。截至目前,鐵路覆蓋全國99%的2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覆蓋全國96%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路網密度和人均鐵路擁有量大幅提升。
這是一份高質量的發展答卷——
2012年以來,中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65萬億元,累計建成投產鐵路6.6萬公里,其中高鐵3.8萬公里,鐵路和高鐵營業里程增長速度遠高于世界上主要國家鐵路。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和先進的鐵路網。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鐵路路網規模、質量和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廣深港高鐵、拉林鐵路、京張高鐵、京雄城際鐵路等一大批重大鐵路項目開通運營,一個個舉世矚目的成就,激發發展動能,繪就時代新篇。

高效管理體制,支撐鐵路建設快速發展
清泉源頭,風吹漣漪。
毗鄰白洋淀的雄安站,宛如落在大地上的一滴露珠,成為帶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強力引擎。

而這背后,離不開高效運轉的鐵路建設管理體制機制保障。建設、施工等單位從“千萬工程”中汲取智慧,以“浦江經驗”為鏡,制訂出一系列高標準的建設方案。標準化管理,讓每一道工序都閃耀著匠心的光芒;模數一體化平臺,讓數據與夢想交織,開啟智能建設的新篇章。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形成統一組織鐵路建設工作機制,確保及時解決鐵路建設項目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推進鐵路建設專業化管理,有效落實項目管理機構建設管理主體責任;形成路地合作機制,全面支持和參與鐵路建設工作;建立協同共治機制,為高質量推進鐵路建設提供重要保障。

高效管理體制逐漸確立,保障鐵路建設快速發展。一段段路基延伸向前,一座座隧道、橋梁穿山越水,一座座車站拔地而起……
完善標準體系,保障鐵路工程建設質量
在珠三角,甬廣高鐵汕廣段施工人員嚴格對照標準開展“四電”作業;在長三角,滬蘇湖鐵路按流程進行聯調聯試,各項設備正經受開通運營前的“安全體檢”……

從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驗收到安全、智能、綠色低碳等,從線路、路基、橋梁、隧道到軌道、房建、通信信號、電力電牽、聲屏障、防災等……中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體系以基礎標準、通用標準、專用標準三層結構為核心,由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共同構成了世界先進的鐵路建設標準體系架構。
我國的鐵路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已基本建成,并在適用范圍、技術水平、安全控制水平、質量管控水平等多項指標上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日趨完善的中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為我國的鐵路工程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鐵路持續加強與國際合作組織及國外鐵路機構交流,建立完善鐵路技術標準體系,推動中國鐵路技術標準國際化,進一步提升了中國鐵路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中國標準、中國方案持續造福世界,涌現出中老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等標志性成果。
強化安全管理,提升鐵路建設質量水平
2024年8月30日,G5818/5815次列車沿川青鐵路由黃龍九寨站駛往成都東站。川青鐵路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中蘭州、西寧至廣州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填補西部鐵路“留白”的關鍵一筆。

川西北地質條件極為復雜,其中德勝隧道施工堪稱“在豆腐上打洞”,被業內公認為我國最艱難的越嶺隧道之一。如今,動車風馳電掣,穿過德勝隧道只用7分鐘。坐在車上的旅客也許不知道,為了這7分鐘,建設者在此打拼了10年。
這只是中國鐵路建設的一個縮影。

75年來,中國鐵路人在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中摸索前行、積攢經驗,一次次攻克難關:加強建設安全風險管理,建立建設項目安全責任保證體系及參建企業安全責任保證體系,強化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持續推進精品工程創建,2011年以來逾百項工程先后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等重要獎項;全面實施質量安全紅線管理,制定10條質量安全紅線;形成以質量安全為核心的鐵路建設市場信用體系,為優質高效推進鐵路建設創造了良好市場環境。
標準化信息化,推動鐵路建設智能發展
在寧夏,包銀高鐵惠銀段建設期間,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探索“智慧+”管理模式,建立了信息管控中心,讓項目建設更智能、管理更便捷、生產更安全;

在廣東,廣州白云站采用智能自然通風系統,運用節能型變壓器,降低能源轉換損耗,預計每年可節約能源約15%,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增添鐵路力量……
國鐵集團持續縱深推進鐵路建設標準化管理,“讓標準成為習慣、習慣符合標準、結果達到標準”的工作秩序基本建立;全力推進鐵路建設信息化,切實抓好鐵路工程管理平臺系統集成及推廣應用工作,全面推動機械化、工廠化、專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發展,鐵路建設工程信息化應用向工序工藝控制標準化不斷延伸。

放眼神州大地,一條條鐵路不僅連接了城市的繁華與鄉村的寧靜,更編織出一幅幅國家繁榮發展的壯麗畫卷。
75年風雨兼程,中國鐵路鑄就輝煌。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鐵路必將在萬里鐵道上書寫更精彩的傳奇。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國內首條時速350公里跨海高鐵來了!計劃明年通車2021-03-22
- 2020年中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819億元2021-04-20
- 前三季度中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101.7億元2021-11-01
- 全國首條!跨海福廈高鐵今天起開始鋪軌2022-03-18
- 今天上午,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南通特大橋首根樁基澆筑完成2022-12-20
- 這些高鐵快開通了,為中國鐵路點贊!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