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北京建筑大學建筑材料專業辦學20周年慶祝活動暨綠色低碳土木工程材料論壇在京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北京建筑大學主辦,北京榆構有限公司、北京耐爾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現場嘉賓滿座,群賢畢至,大家一同回顧并見證北京建筑大學建筑材料專業20載風雨歷程與發展成就,共同探討土木工程材料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方向、新路徑、新思路。
會議現場
北京建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大玉,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邢鋒,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特別副會長王肇嘉先后開幕式致辭。
北京建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大玉致辭
張大玉在致辭中指出,自材料工程系成立以來,始終秉持“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建筑材料人才,如今已經成為北京建筑大學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系部之一。張大玉表示,在宋少民教授的帶領下,高品質砂石骨料團隊重新構建了砂石骨料的新技術體系,確立了學校在砂石領域的全國學術與技術領軍地位;在陳家瓏教授的帶領下,組建的住建部建筑資源化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通過了20余項國家級課題、50余項北京市重大科研課題,系列成果有效解決了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理念不先進、管理不聯動、技術不系統”的系列“卡脖子”難題;李崇智教授和王琴教授領銜的功能性外加劑和防水材料團隊,著力攻關高性能混凝土與建筑防水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成果在全國眾多企業實現轉化,有效實踐了學校”立足北京,面向全國,依托建筑業,服務城市化”的發展定位。
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邢鋒致辭
邢鋒在致辭時指出,20年來,北京建筑大學材料工程系始終致力于培養高素質建筑材料專業人才,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在新材料研發、綠色建材和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為推動建筑材料學科的發展和建筑行業的技術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國家的建筑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不僅是對過去20年輝煌成就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展望,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相信北京建筑大學材料工程系一定會繼續發揚優良傳統,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探索和創新,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建筑材料專業人才,為推動建筑材料學科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致辭
胡幼奕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建筑大學建材專業堅持立德樹人、文化育人,與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緊密結合,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為社會輸送了大批的優秀人才。20多年來,材料工程系的老師和中國砂石協會開展了長期密切的合作,聯合舉辦了全國砂石骨料行業技術與管理人員高級培訓班和全國砂石骨料大賽,為我國砂石骨料行業培訓和選拔高級管理人員數百人。近年來,北京建筑大學和中國砂石協會主持起草編制、修訂了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規范,為砂石骨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他希望,未來材料工程系能夠再接再厲,培養出更多有創新和專業能力的行業生力軍,為祖國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特別副會長王肇嘉致辭
北京建筑大學副校長、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李俊奇主持開幕式
宋少民教授代表建材系發言。宋教授用“驀然回首 我們的路 我們的思考 我們的前程”短短十幾字深切回顧了建筑材料專業辦學20年以來所走過的路、經歷的風雨、品嘗過的甜和體味過的苦。紙短情長,十幾分鐘的發言,道盡了宋教授對于材料工程系的深厚情誼。放眼未來,宋教授強調,材料工程系將繼續立足建筑材料主陣地,以低碳、高性能材料為重點;堅持守住底線,引領學生愛學習、愛專業、愛人生;持續加強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法和體系研究,全面提升培養水平;著力提升教師實力和奉獻的信念,加強團結合作。
主旨報告環節,邢鋒院士作了題為《濱海混凝土自修復材料》的精彩學術報告,報告了院士團隊研究沿海環境下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技術的最新進展。邢院士指出,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岸線漫長,濱海區域的基礎建設量極大,但是濱海混凝土服役環境惡劣,劣化機理復雜,如何對混凝土進行防護設計,提升其耐久性是一大技術難點。在報告中院士詳細介紹了混凝土微膠囊自修復系統的研究背景、設計與制備方法、自修復機制等,以及團隊基于混凝土微膠囊自修復系統研制的環氧樹脂微膠囊、硫鋁酸鹽微膠囊等物理修復體系,氯離子調節與固化微膠囊、氫氧根離子調控微膠囊等化學修復體系及集束組裝微膠囊、埋入式3D打印三維微管路等長效修復體系等,并表示基于微膠囊的自修復材料的研究將為濱海混凝土智能防護提供一條新的途徑。
大會向長期支持建筑材料專業發展的專家頒發紀念牌,向建材專業老教師致敬獻花,并邀請優秀校友代表發言。
會上,北京建筑大學與北京榆構有限公司、《混凝土世界》雜志、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產學研協議。
北京建筑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車晶波主持頒獎簽約環節
校方組織參會嘉賓和老師們參觀了北京建筑大學建材實驗室。建材實驗室是材料工程系實驗科研和實踐教學的重要基地,承載著無數學子的回憶及勤勞實驗的汗水。通過參觀建材實驗室,大家切實感受到北京建筑大學高水平的實驗設施,濃厚的實驗氛圍,并深切體會到建材的獨特魅力。
學術報告環節共有四位行業專家、學者帶來精彩深刻的專題報告,闡述他們對于新型、先進土木工程材料的創新思考與深度見解,共同探討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新思路。學術報告環節由北京建筑大學教授王琴、副教授何偉主持。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研究員李化建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員冷發光
東南大學教授張云升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倪文
會議最后,進行了優秀校友“面對面”座談沙龍。周理安、黃天勇、王健、王思婭等作為優秀校友代表與大家分享他們的成長經歷、職業發展和人生感悟,并就考研讀博、就業方向等問題與臺下的師弟師妹們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座談沙龍環節由北京建筑大學校友劉錦濤主持。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