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000000” 平陸運河建設有“智”更有“質”
初冬的夕陽西下,金色余暉灑在平陸運河建設現場。經過無數個日夜,運河建設者們揮灑汗水,平陸運河馬道樞紐、企石樞紐船閘主體混凝土澆筑近日相繼突破1000000立方米大關。
截至目前,平陸運河已累計完成投資445.4億元人民幣,占工程概算的61.2%,土石方開挖、船閘主體混凝土澆筑等均超序時進度完成,征遷安置等工作也有力有序推進。建設成果的背后,是運河建設管理團隊與時間賽跑,從困境中突破,更是“智囊團”為運河高標準高質量推進保駕護航。
平陸運河企石樞紐建設如火如荼。(平陸運河集團供圖)
從困境到突破
平陸運河馬道樞紐是世界上在建最大的內河省水船閘,船閘主體混凝土澆筑總量為259.4萬立方米,單倉澆筑最高方量達4000立方米以上。這意味著,大體積混凝土的順利高效輸送,對于澆筑工作至關重要。
“我們可以根據項目現場情況,靈活配備入倉方式,讓履帶吊配吊罐作為低層主要輸送設備,布料機作為高層主要輸送設備,再配合塔吊吊罐‘查缺補漏’,實現全方位入倉。”馬道樞紐項目常務副總工沈立龍提出了想法。
在經過初步討論后,這個想法得到了一致認可,建設團隊立即開始圍繞設備生產、運輸、成本和適用性等,對澆筑設備開展了一次“因地制宜”的更新升級:更改塔吊的載重,讓運行效率快了一倍;修改履帶吊尺寸參數,更好地適用于場地實況;開發遠程遙控系統,減輕現場施工員的管理精力;改造履帶式布料機,優化上料皮帶轉速、接口零部件,改造后的布料機宛如一只靈活的“機械手”,能將混凝土快速、準確地送達任意一個澆筑部位,還可以實現連續澆筑……
經過調研和升級改造,一整套適用于馬道樞紐項目的混凝土入倉工藝“閃亮登場”,混凝土澆筑工作進入“快車道”。
運河建設者檢查澆筑情況。(平陸運河集團供圖)
在“鵝頸”上跳舞
除了設備上的升級提速,要實現100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的精準入倉,離不開澆筑模板的精心設計。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條通江達海的運河工程,平陸運河質量體系明確要求,船閘結構不能出現任何有害裂縫。企石樞紐省水池廊道與進出水廊道之間分層布設、縱橫交錯,斷面形式多種多樣,各種廊道輸水過程形如從“大動脈”到“中小動脈”再到“毛細血管”,使得施工難度系數進一步提高。
“鵝頸段是輸水廊道的關鍵部分,顧名思義,就像天鵝的脖子,它的總高度有27米,截面形狀隨著高度的上升不斷變化,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難度隨之增大。”企石樞紐項目總工李洪江介紹,“鵝頸段”等異形結構的施工難度極高,傳統的設計方法難以滿足精度要求。
于是,建設團隊果斷選擇運用BIM技術提前介入模板設計,對“鵝頸段”進行逐段分析,設計專用模板,并進行調整和驗算。每一段模板的設計都經過反復推敲,確保每一個角度、每一個弧度都精確無誤。
在澆筑過程中,李洪江帶著團隊對異形段的模板進行全程監測,測量常規的垂直度和絕對位置以及模板弧度等數據,每一次測量都一絲不茍,每一個數據都記錄在案。
施工完成后,他們還對輸水廊道的平整度等質量標準進行嚴格檢驗,使用精密儀器仔細地檢查每一個角落,確保輸水廊道的表面光滑平整。“仿佛在對待一件藝術品!”李洪江說。
圖為技術團隊研討BIM技術。(平陸運河集團供圖)
精心精準智慧澆筑
解決了模板問題,混凝土溫控難題又擺在團隊面前。廣西夏季較長、氣溫高,樞紐工程施工工作面廣、施工條件復雜,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極易出現骨料分離或者預冷混凝土溫度損失等問題。
在企石樞紐施工現場,項目副總工邳建亞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個混凝土澆筑倉面。“還是得從設備上做文章。”他想到了在水利工程廣泛使用的三級梯落智能膠帶機布料系統,并立即引進投入建設,此設備在水運項目上使用尚屬首次。
事實證明,該布料系統比傳統布料機傳送效率快2至3倍,大大減少了混凝土運輸距離,能夠實現混凝土的“遠距離精準投送”。
此外,為了盡可能避免陽光直射,建設團隊還在傳輸皮帶加裝了遮陽板,一路“精心呵護”每一方混凝土順利入倉。在澆筑過程中,企石樞紐13臺冷水循環系統、各型噴淋系統、霧炮機、智能溫控檢測設備一同發力,全方位保障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質量。
在企石樞紐船閘主體混凝土澆筑量突破100萬立方米后,平陸運河建設管理團隊還針對閘室中墩+18m以下澆筑方量大、高度大的難題,利用閘室底板移動塔吊底座,創新性研發了可前后移動和上下提升的移動塔式布料機,對閘室中墩實現全覆蓋,運輸能力達100立方米/小時,實現混凝土澆筑效率“再提速”。
從0到1000000,不僅是數字上的突破和躍升,更是運河建設管理團隊一路闖關、探路、破題的具象化。
如今平陸運河建設進度過半,已經進入工程建設的關鍵期和工程施工的高峰期,工期緊、任務重,施工質量和技術要求越來越高。
當前廣西官方正在開展“狠抓落實、深化改革、服務企業、保障民生、推動發展”專項行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近日深入平陸運河調研,推動項目建設時亦強調,要全力以赴保安全、保質量、保工期。要更好發揮平陸運河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的綜合效應,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據悉,目前廣西正著眼于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和打造“水上廣西”,提前謀劃好運河建成后的管理運營工作,加快完善運河經濟帶產業布局、功能配套,統籌考慮運河文旅一體化設計,將“通江達海、整體規劃、一次建成、系統運行”建設總體方案逐一落到實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重大工程刷新“進度條” 交通基建呈現新趨勢2023-06-25
- 世界在建最大內河省水船閘——平陸運河馬道樞紐首倉船閘結構混凝土順利澆筑2023-07-31
-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按下“加速鍵” 共筑開放“新高地”2023-10-10
- 平陸運河企石樞紐船閘主體首倉混凝土順利澆筑2023-11-01
- 廣西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完成拱肋主弦管管內混凝土灌注2023-12-12
- 用700億再造一條世紀運河!值嗎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