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人民日報頻頻聚焦:三一重能出海加速揚帆
風電“出海”訂單火熱,在此背景下,對企業的生產能力又會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出口新機遇?
3月23-24日,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與《人民日報》接連聚焦三一重能,報道企業在風電裝備智能制造、提速出海方面的最新動向。
在北京一家風電整機制造車間里,16條自動化產線正緊張有序地滿產運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3月份,他們就已經進入了生產高峰期,比去年提前了四個月,產線也進行了升級改造,以更好地滿足出口產品的定制化需求。
三一重能制造本部副總監 楊博:2025年我們整個海外項目的排產相較于2024年要翻了三番。可以兼容從3兆瓦到15兆瓦機型的柔性生產,目前已經可以做到三小時就可以下線一臺(風機)的交付速度。
此外,出口的風機還要滿足25年服役周期的國際標準。為保障出口風機的后續運維,從初期設計到試驗測試,企業紛紛建起全鏈條的配套舉措。
三一重能測試工程師 韓波:出口葉片,我們要進行25年(服役標準)的一個疲勞測試。一般(揮舞)的話我們是100萬到200萬(次),然后擺振的話,我們一般是300萬到400萬(次),保證它(運行)的一個可靠性。
據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到2025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也將再創新高,達到25GW。未來五年,全球風電新增并網容量將達到680GW。業內人士表示,海外市場成為中國風電企業的主要增量市場。
中信建投證券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分析師 陳思同:后續中國風機出口的這種高附加值的海上風機的比例,以及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的占比會再進一步的提升。預計2025年我國風機的出口量以及出口的訂單量還會再進一步增長,有望打開更多的出海空間。
微風輕拂,矗立的風電機組悠然轉動,送出源源綠電。這樣的龐然大物是如何生產制造出來的?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風電機組的關鍵部件——葉片,其生產長期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體積大、重量大、表面曲面復雜,往往要依靠大量人工完成鋪層、灌注、打磨、噴漆等工序。
如今,走進三一重能韶山葉片工廠,全智能輔助定位技術幫助塑造葉片主梁,形成葉片“脊椎”;規模化集中灌注技術,實現樹脂材料進、存、用全流程自動化,打造葉片“肌肉”;機器人配合激光引導技術,自動完成葉片表面打磨、噴漆工作,完善葉片“皮膚”……只要一天,智能車間就能下線一支82米長的葉片。
“這樣的效率,得益于智慧大腦與智能裝備的完美結合,通過改善工藝流程,實現自動化生產。”三一重能韶山葉片工廠負責人彭海兵說,只要一臺平板電腦,就能實時監測車間溫度濕度、葉片打磨平整系數等指標,實現全流程精益化管理。

數據來源: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制圖:汪哲平
近年來,我國高端裝備智能化生產取得新進展。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24年有80多家機械企業入選我國首批卓越級智能工廠名單,研制周期平均縮短近30%;規上重點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80%。
“這一成績的取得頗為不易。”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智能制造分會秘書長劉前軍介紹,高端裝備的生產制造是典型的離散制造,產品品類多、結構復雜,對智能化改造提出較高要求。
挑戰之一,在于定制化需求與標準化生產的矛盾。
高端裝備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等領域,這些產品往往是高度定制化的,每個產品可能有不同的規格。
“企業往往通過協作機器人、自動導向車等來實現產線動態調整,但大件柔性化生產仍難以突破。”劉前軍說。
挑戰之二,在于高端裝備高精度與高可靠性的工藝要求。
不少高端裝備的加工精度為微米級,傳統自動化設備難以滿足要求。復雜的工藝參數,也給智能化改造提出了極高要求。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14.2%,達55.6萬套,再創新高。不少企業負責人期盼,隨著智能制造裝備的快速發展,高端裝備工廠的智能化改造能持續突破。
“智能制造裝備的發展,有利于高端裝備智能工廠實現高效柔性、敏捷響應、人機協同、動態調度的目標。”劉前軍建議,要更好發揮國資央企、行業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鼓勵他們進行關鍵工序智能化改造的探索,為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提供借鑒。同時,加強金融支持,通過制定差別化信貸政策與創新金融產品的方式,鼓勵采用多種融資模式推進智能工廠建設。
內容來源:央視財經、人民日報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開工!三一布局新疆哈密!2023-03-13
- 國家級獎項,三一重能獲評國家能源局“小而美”能源國際合作最佳實踐案例2024-10-27
- 央視《焦點訪談》:揭秘三一韶山燈塔工廠的技術密碼2024-11-02
- ESG金牛獎+2!三一重工、三一重能雙雙上榜2024-12-10
- 全球榜單!三一重工、三一國際、三一重能齊上榜2025-02-25
- 中國500強!三一重工、三一重能齊上榜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