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造與質量控制研討班再次火爆開講
2015年4月16~18日,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施工技術》雜志社聯合主辦的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造與質量控制研討班(第二期)在南京火爆開班。首期研討班于2014年10月在北京召開,吸引了180余人參會,而此次參會代表逾350人,會場座無虛席,學術氛圍濃厚。
會場
開班儀式上,《施工技術》雜志社社長兼主編張可文做了簡短的開班動員。他介紹了當前建筑產業化的良好發展態勢,以企業為主體驅動的建筑產業化項目,正逐步向量大面廣的保障房、公租房項目全面推進,建筑產業化面臨全面升級。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造與質量控制研討班抓住了行業熱點,切合當前發展需要。
《施工技術》雜志社社長兼主編張可文做開班動員
在一天半的研討中,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理事長、 北京榆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北京市預制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長蔣勤儉深入介紹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2014(施工、驗收部分)、我國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發展及相關行業政策、產業化項目可行性研究與規劃、新型預制工廠工藝設計以及工業化住宅、外墻掛板、預制看臺、市政景觀等工程實例;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副秘書長、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趙勇博士,重點剖析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2014(設計部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 50666-2011(裝配式結構部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施工問題及裝配式混凝土技術的發展與展望;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秘書長、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標準規范處副處長王曉鋒,圍繞《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15(規范修訂概況及裝配式結構部分)、《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應用技術規程》JGJ 355-2015、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現場驗收及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工程應用進行了深入講解;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土木工程施工研究所所長、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新型預制裝配剪力墻結構體系研究與應用”課題負責人郭正興在報告中,對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預制裝配混凝土結構體系新研究、預制構件連接節點的創新技術、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在國內主要試點工程的應用情況做了生動的介紹;南京長江都市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院長,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理事汪杰著重介紹了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體系,以及該體系在工程設計中的具體應用案例。五位專家結合前沿的技術成果、大量工程案例、詳實的統計數據、生動的視頻、豐富的現場照片,對當前新型裝配式混凝土技術、現狀及未來發展做了深入、全面的剖析和解讀,為與會代表帶來的不僅是一次專業培訓,更是一場視聽盛宴。
北京市預制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長蔣勤儉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趙勇博士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標準規范處副處長王曉鋒[Page]
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郭正興
南京長江都市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院長汪杰
會場外
4月18日下午,與會代表參觀了九都薈項目二期F4號樓和南京大地建設集團工業園。F4號樓建筑面積10266.19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15層 ,為工業化項目。參觀時該樓正處于預制件吊裝期,與會代表興致高昂,認真觀摩,仔細鉆研,不斷拍照,求知若渴之精神令人敬佩。南京大地建設集團工業園為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著力推廣新型建筑工業化生產方式。在工業園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代表們參觀了鋼筋生產、預制件生產等車間。
工程參觀
作為實現建筑產業現代化的主要抓手之一,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近年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此次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造與質量控制研討班的舉辦,既宣貫了新技術、新標準,又為代表們答疑解惑,使與會代表受益匪淺。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