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局再創佳績!世界在建最大水中沉井基礎取得重大進展
12月29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
世界在建最大水中沉井基礎
江蘇常泰長江大橋
5號墩鋼沉井順利終沉
標志著該橋沉井基礎施工
取得關鍵性突破
常泰長江大橋位于長江下游揚中河段,連接江蘇省泰興市與常州市,首創“高速公路+城際鐵路+普通公路”三種功能合一的方式過江,上層為6車道高速公路,下層為雙線城際鐵路與4車道一級公路。主航道橋采用主跨1176米雙層鋼桁梁斜拉橋,專用航道橋采用主跨388米雙層鋼桁梁拱橋,兩種橋型均為同類型橋梁規模世界第一。
此次終沉到位的沉井基礎位于主航道橋主塔之下,其平面呈圓端型,立面為上小下大的臺階型,平面尺寸長95米、寬57.8米、高64米,平面面積相當于13個標準籃球場大小。鋼沉井內部成蜂窩狀,共分為36個隔艙井孔,沉井為井壁填充混凝土的鋼殼結構,井壁混凝土約8.7萬立方米。沉井鋼結構與混凝土總重超過22萬噸,足以承擔起主跨超千米的橋梁全部荷載,是大橋名副其實的“定海神針”。
自2019年12月28日開始,中交二航局建設者歷經365個晝夜,克服了江底地質條件復雜、沉井下沉及姿態控制難度大、主航道船舶穿梭如織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實現了5號主墩沉井基礎下沉至河床以下65米。
據中交二航局沉井技術負責人吳啟和介紹,5號墩鋼沉井取土下沉總深度約40米,取土方量約19萬立方米。若要將這個有13個籃球場大、23層樓高的“巨無霸”一次沉入江底,絕非易事且風險過高。為確保施工順利進行,沉井分“二次接高、三次井壁混凝土澆筑、四次取土下沉”。
針對沉井下沉施工諸多難題,中交二航局通過科技攻關,讓沉井實現了可控、可測、可視下沉:沉井搭載了最先進的指揮“大腦”——首次開發了沉井施工全過程智能監控系統,該系統對下沉過程中的姿態、土壓力、結構應力、泥面情況等進行實施監測、及時預警,并輔助決策生成作業指令。此外,還開發了智能取土設備集控系統,控制取土設備按照作業指令,進行自動取土作業。同時,多種測量手段并舉,實現沉井泥面標高準自動化測量。
目前,中交二航局建設者正在進行清基作業,為沉井封底施工做準備,預計1月上旬開始進行沉井封底施工。屆時,將有近4.7萬立方米混凝土灌入沉井井底。
世界級沉井下沉圖鑒
2019年12月5日,鋼沉井拼裝

2019年12月28日,沉井出塢

2020年1月23日,沉井定位著床

2020年2月18日,首次夾壁混凝土澆筑

2020年3月25日,沉井首次接高

2020年6月5日,首次取土下沉

2020年7月17日,第二次混凝土澆筑

2020年8月15日,第二次取土下沉

2020年8月26日,第二次接高

2020年10月25日,第三次取土下沉

2020年12月15日,第三次混凝土澆筑

2020年12月16日,第四次取土下沉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通車!“二航造”再創紀錄2020-12-31
- 二航造!江蘇常泰長江大橋水上大直徑超長群樁基礎完美收官2021-06-04
- 中交二航局三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21-06-03
- 國內最大跨度懸索橋南錨碇底板澆筑完成2021-06-15
- 伶仃洋大橋上的“黑科技”,二航人這四個神操作,絕了!2021-06-25
- 中交二航局成立首個隧道創新工作室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