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類】三等獎:新型預制拼裝綜合管廊接口密封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2021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科學技術獎已經啟動,歡迎業內企事業單位及從業人員,持續關注協會官方公眾號【混凝土科技獎】的相關信息。
2020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
獲獎項目展示
2020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科學技術獎工作于2020年6月啟動,至12月圓滿完成。報名期間共收到有效申報項目61項。經過專家評審委員會的初評及終評,共計39個項目獲獎,包括一等獎2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22項,其中“科技進步類”13項、“基礎理論類”2項、“技術革新類”24項。
三等獎項目:新型預制拼裝綜合管廊接口密封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主要完成單位:四川佳世特橡膠有限公司
預制拼裝管廊是一種現代化、工業化的新型綜合管廊建設方式,其主體結構構件在預制混凝土構件廠生產,運輸工程現場通過大型機械化方式吊裝、拼裝成型。由于預制拼裝管廊長期掩埋于地下,長期處于有明水和潮濕的環境下,拼裝接縫較多,應做好預制拼裝防水,接口處密封性能要求高。影響預制拼裝防水密封的因素有:墊層平整度、構件承插口尺寸、吊裝工藝、防水材料和橡膠圈抗老化性能。
本項目在提高預制綜合管廊的防水和密閉性能、提高橡膠彈性、橡膠壽命等方面開展技術創新,通過對預制拼裝綜合管廊接口密封技術和承插口防水結構進行創新研究,采用特有的遇水膨脹橡膠材料配方,研發出具有高吸水性和高彈性一體的新型密封橡膠材料,應用于預制拼裝綜合管廊接口處的防水密封,突破了多項技術瓶頸,并形成相關行業標準。
1.預制拼裝綜合管廊承插口防水結構。
在管廊插口與管廊承口的接縫外側至內側,依次設置了由1.5mm~3.0mm厚的PCM防水卷材、JMS-220密封膠、聚乙烯泡沫填充板、EPDM楔形密封圈、遇水膨脹橡膠體、聚乙烯泡沫填充板、JMS-220密封膠、1.5mm~2.0mm厚自粘防水膠帶構成的防水構造。
2.預制拼裝綜合管廊防水密封技術
創新研制了三種接口形式:①接口端面設置兩道FH復合橡膠密封條或遇水膨脹橡膠密封條,相鄰兩節管廊通過鋼絞線或軋螺紋鋼連接,壓緊密封條,形成兩道膠圈密封;②插口工作面設置兩道楔形彈性密封圈,與承口實現柔性連接,不僅設置兩道橡膠密封連接,而且更利于管廊沉降;③管廊插口設置一道楔形彈性密封圈,管廊端面設置一道遇水膨脹橡膠密封條。
三種典型結口形式
3.遇水膨脹橡膠及彈性橡膠超長壽命配方
選用天然橡膠作為基體,利用KS預聚體、鈉基膨潤土及其他特殊材料經科學配比,研發出遇水膨脹橡膠及彈性橡膠材料,具有以下特點:①具有雨水膨脹功能,能夠長期保持較好的彈性功能;②浸水膨脹后無析出物,具有遇水膨脹、以水止水的作用;③三元乙丙橡膠作為主體及配以特殊增強材料的配比,具有超長壽命和超強的韌性,利于安裝。
產品展示
案例展示
本項目應用于青島市西部老城區市政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盤錦市方街路口-秦嶺街路口地下綜合管廊、青島市泊里一路綜合改造提升工程等多項工程,開創了預制綜合管廊柔性結構接口密封,提升了我國預制綜合管廊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帶動預制管廊接口密封產品技術升級,促進預制管廊接口密封產品生產企業的技術升級和產品質量升級。本項目使預制裝配工程變得更方便、為管道施工質量提供了技術支撐,降低了管道工程成本費用,節約輸入過程的水資源損耗,實現應用過程的節能減排。
四川佳世特橡膠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經濟開發區,具有年產5000噸密封材料的生產能力。公司是專業從事各種管道、預制(現澆)管廊、裝配式建筑、盾構管片、隧道、橋梁等工程用密封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技術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同時提供預制管廊(箱涵)安裝施工等服務。
公司高度重視技術創新與研發,現已取得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37項,先后參與了《預制混凝土箱涵接口用密封材料》等十多項國家、行業、團體標準的起草與制定。已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四川名牌”、“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技術革新獎一等獎”等榮譽;同時獲得7項專項資金支持。公司的產品已在全國30個省、市及13個一帶一路全國的重點工程中應用,是“南水北調工程”、“湖北十堰管廊工程”、“長沙梅溪湖管廊工程”、“南寧地鐵2號線”等國內重點大型工程密封材料主供應商。
公司秉承“鑄世代工匠精神、創百年密封強企”的企業精神,以“專業、創新、卓越”作為公司的發展觀,不求“快與大”,但求“專與精”,立志在國內管廊(管道)預制構件密封行業盡獻綿薄之力!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