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個新城新建建筑將100%實施綠色建筑標準 加快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3月19日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制訂及實施的相關情況,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副主任朱劍豪回答記者提問。
關于全面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和城市運行模式,朱劍豪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品質道路,我們在新城規劃建設籌劃中,將把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新城環境品質和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管理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突出生態惠民、宜居安居、低碳綠色、智慧治理、韌性城市五個重點方面,形成具體的行動方案。
在生態惠民方面,要強化以水為脈、以綠為體的生態體系建設。新城所在的區域多為河湖縱橫交錯的江南水鄉,要更好打造水綠生態本底,一方面要形成藍綠交織的生態大格局,另一方面我們將借鑒“一江一河”濱水公共空間開發建設的經驗,打造令人向往、有溫度、有活力、有文化底蘊的濱水生態空間,在提升新城碳匯能力的同時,更好地實現生態惠民。
在宜居安居方面,要強化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租購并舉、配套完善的發展方向,優化新城住宅空間布局,鼓勵產業、商業、交通樞紐等用地與居住用地功能混合,營造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氛圍,推動居住與就業空間協調發展,打造職住平衡的新城典范。
在綠色低碳方面,強化綠色建造和低碳的運營。我們將從建筑、市政到區域供能等,全面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新城綠色低碳體系。點上,新城新建建筑將100%實施綠色建筑標準,滿足人民對居住建筑的舒適性、健康性不斷提高的要求。線上,要積極推廣新城天然氣分布式供能模式,推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的利用,建設綠色新能源交通設施等,推進城區的架空線入地、綜合管廊等建設。面上,要求新城各個新建城區100%執行綠色生態城區標準,圍繞15分鐘生活圈打造各具特色的綠色生態城區樣板。
在智慧治理方面,將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全面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寬帶網絡等通信基礎設施、數據中心建設,系統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化;拓展智慧應用場景,構建城市信息模型平臺,依托“一網統管”平臺,深化大數據運用,支撐新城的治理精細化智能化,全面推動新城數字化轉型發展。
在韌性城市方面,將貫徹城市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從被動搶險到主動預防的城市風險管理模式,構建全面系統防御體系,提升新城應對洪澇、地震、風災等極端自然氣候影響方面的能力,提升消防、民防、公共衛生風險防范能力;重點落實海綿城市、無廢城市理念,不斷提升新城雨水就地滲蓄,筑牢城市運行安全底線,打造韌性新城典范。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蘇州地鐵5號線首試“裝配式鋪軌建造”2020-07-17
- 哈爾濱構建全方位服務推動裝配式建筑應用2020-08-10
- 河南:八部門聯合出臺政策 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2020-08-28
- 南京: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項目50個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6.53%2020-09-03
- 到2022年 山東城鎮新建建筑裝配化建造方式占比達到30%2020-09-04
- 廣西將全面推廣使用預制樓板、預制樓梯板、預制內外墻板,裝配式建筑即將迎來發展高峰20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