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四大行業領域將迎新機遇
透視“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期間我國產業發展趨勢將呈現四個“更加突出”:更加突出科技創新、科技自主,更加突出擴大內需、消費升級,更加突出碳達峰碳中和,更加突出城市群都市圈。
產業趨勢之一:科技。目前,我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核心技術短板依然明顯,產業鏈、供應鏈也存在不少風險隱患。“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并對國家安全、經濟安全等諸多領域更加重視。簡單而言,就是要盡可能“不被別人卡脖子”。
具體來說,“十四五”期間科技行業將有兩大鮮明特點:其一,“十四五”期間的研發經費“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五’時期實際”,以及專利要求由“十三五”的“發明專利”改為“高價值發明專利”,這意味著“十四五”期間的研發投入將有顯著提升,科技攻關也將成為重中之重。其二,從“十四五”規劃、科技部會議和各地部署來看,主要有三大突破方向,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等數字經濟。
產業趨勢之二:新型消費。受制于房地產擠壓、消費多樣性不足、老齡化加劇等因素影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近年來我國消費受到一些制約,因此擴內需、促消費是這幾年的重點工作,“雙循環”戰略的一大抓手也是擴內需。展望“十四五”,我國消費將呈現三大關注點:一是收入分配機制改革有望明顯提速,主要目標是壯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二是化妝品、零食、電商等新零售和醫療、教育、養老等服務消費有望快速發展;三是免稅行業、城鄉消費、縣域消費是主要突破方向。
產業趨勢之三:碳達峰、碳中和。去年下半年以來,碳達峰、碳中和成為政策高頻詞,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是完成《巴黎協定》1.5℃溫控目標的必要條件,事關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其次,“雙碳”目標體現了我國作為全球性大國,積極參與和引領應對氣候變化等國際事業的擔當;最后,“雙碳”目標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對我國的發展和安全、國際競爭、地緣政治等有重要意義。
結合“碳達峰、碳中和”的實現路徑來看,蘊含三大投資機會: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推進電力系統轉型,核光風水發電、儲能投資可能持續加碼;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行業節能減排改造,節能環保產業可能迎來確定性增長機會;除了繼續大規模植樹造林,加強資源回收利用等傳統手段,可關注碳交易市場建設、碳捕捉與封存技術發展。
產業趨勢之四:城市群都市圈。“十四五”期間我國區域政策有了新思路,要求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背后體現的是“大國大城”和“以點帶面”的發展思路,預示珠三角將以廣州、深圳、珠海等為中心,長三角將以上海、杭州等為中心。對應來看,配套的戶籍制度改革將加快推進,城際鐵路、市域市郊鐵路建設、高速公路環線系統、“一小時交通圈”軌道交通等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體化進程將顯著提速。
“十四五”美好藍圖已經繪就,中國也將在兩個“一百年”交匯之際,交出一份有中國特色、有中國速度、有中國質量的答卷。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多地去產能“成績單”亮眼 “十四五”期間去產能力度節奏或有所調整2021-01-07
- 發改委:今年將出臺“十四五”新基建規劃2021-03-11
- 重磅!“十四五”時期,這些重大工程將推進實施2021-03-16
- 多部門密集部署 按下“十四五”開局“奮進鍵”2021-03-26
-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就《“十四五”時期深化價格機制改革行動方案》答記者問2021-05-25
- 上海“十四五”將完成舊改約160萬平方米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