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茅海大橋西塔承臺第一層混凝土澆筑完成
經過100余名建設者連續50個小時的晝夜奮戰,7月28日凌晨,保利長大黃茅海跨海通道T5標承建的世界最大三塔公路斜拉橋——黃茅海大橋西塔承臺第一層混凝土順利澆筑,澆筑方量約3100立方米,向上部結構塔身施工邁出堅實一步。
黃茅海大橋西塔承臺采用混凝土底板+雙壁鋼套箱的施工工藝,分兩次澆筑,設計混凝土方量超7500立方米,用鋼量約為1047.2噸,具有面積大、體量大、施工組織難度大、周期長等顯著特點。“項目建設了占地超過兩萬平方米鋼筋智造中心,以工廠化數字生產管理系統,打造‘智能化’的‘流水線’,確保鋼筋產品的尺寸和精度,保障承臺澆筑質量”,T5標項目經理湯明介紹。
黃茅海大橋施工海域每日往來船舶多達百余艘、水位平均潮差約為1.2米。項目部積極與海事部門溝通協調管控過往船只,并提前從優化方案、優先機材調度、精細化施工管理等多方面著手,精密部署了三臺天泵和十六臺混凝土攪拌車進行現場作業,攻克了前期工序繁多、技術復雜、交叉作業面廣等難關,為澆筑順利進行創造有利條件。
西塔承臺澆筑耗時長,施工中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不好將會導致混凝土開裂。T5標通過技術攻關,采取在“混凝土中加冰”等舉措,使承臺混凝土澆筑后溫度控制在28攝氏度以內,實現了工作性能優良、體積穩定、絕熱溫升較低、高耐久性等特點。
湯明表示,“項目部還引進了智能溫控系統,投入制冰生產線,試驗技術人員前后場兩道工序把控質量,對承臺的各項指標實時監控,確保每一方混凝土的質量”。
黃茅海跨海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東西兩岸互聯互通的重要支撐,是港珠澳大橋的西延線。建成后,將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中國混凝土的星辰大海與中流砥柱2020-07-15
- 世界首座300米級低熱水泥混凝土特高拱壩 烏東德水電站大壩工程全線貫通2020-06-12
- 技術創新服務重點工程建設——雄安、朝陽高鐵客站清水混凝土2020-08-05
- 北京市上半年預拌混凝土原材料合格率為97.5%2020-08-26
- 速度與激情!現場直擊第二屆國際大學生混凝土龍舟賽2020-10-21
- 2020年中國混凝土展聚焦四大產業呈現六大亮點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