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地面處理機器人“上崗”
設定高度、激光鎖定標高、開工……近日,在白蓮涇路國展路附近的華林國際金融大廈項目工地上,混凝土地面處理系列機器人上崗,讓工友從“扛著耙子站在混凝土里”變成“拿著操作器站在空地上”,混凝土地面處理機器人3件套“上崗”一天,就能完成650平方米混凝土的找平、收面及壓光工作。
據悉,這是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第一分公司與公司其他部門聯合開展的機器人作業,是在上海交大醫學院項目1.0版本的基礎上經過了多次總結改進。此次,激光整平機器人、地面抹平機器人及地面抹光機器人3臺機器人,實現了全過程協同流水作業,從效率、人工、精度等方面超越了傳統混凝土施工。
就激光整平機器人來說,它利用AI高精度激光控制系統,找平精度在5毫米以內,只需一人操作。而傳統的人作業,需要水準儀打標高做標記,過程中肉眼衡量結合標高復核,但精度卻在10毫米以上,且需要5-8人為一組的人工才能完成。
通過高速旋轉、擺動角度、抹平定型,地面抹平機器人的“機械手臂”在設定程序的控制下不會留下死角。工作人員介紹,傳統磨平機在作業時,需要工人花大力氣穩住把手移動操作,而現在只需遙控搖桿,施工效率是原來的2-3倍。
以往傳統的混凝土抹光作業中,讓人最為頭疼的就是手扶設備進出作業場地容易留下腳印,消耗大量體力,腳印問題也常常導致后續反復加工。而遙控操作的地面抹光機器人,效果好、效率高,真正做到“一步到位”。
工作人員表示,這3款建筑機器人的流水作業,構建出了混凝土地面流程、一體化施工新工藝,提升了施工效率、保證了施工質量、減少了施工人員配置。
目前,中建八局上海公司已在華林國際金融大廈、上海交大醫學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等項目試點投入使用包括混凝土地面系列、墻面抹灰、清掃、實測實量等在內的建筑機器人。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中國混凝土的星辰大海與中流砥柱2020-07-15
- 世界首座300米級低熱水泥混凝土特高拱壩 烏東德水電站大壩工程全線貫通2020-06-12
- 技術創新服務重點工程建設——雄安、朝陽高鐵客站清水混凝土2020-08-05
- 北京市上半年預拌混凝土原材料合格率為97.5%2020-08-26
- 速度與激情!現場直擊第二屆國際大學生混凝土龍舟賽2020-10-21
- 2020年中國混凝土展聚焦四大產業呈現六大亮點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