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遷安:綠色發展理念打造會“呼吸”的海綿城市
“自2015年3月成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以來,遷安市堅持把海綿城市建設作為重大的政治使命、民心工程,‘面子’‘里子’一起抓,探索出一條京津冀缺水地區城市水生態修復的現實路徑。”遷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海綿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杜靜華向記者介紹道。
所謂“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收納、蓄存和緩釋作用,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從而實現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由遷移,提升城市生態系統功能。
目前,遷安市在21.5平方公里的試點區域內實施了189項海綿工程,城市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76.6%,排水系統可抵御20年一遇的降雨,實現了“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生態環境質量、城市安全保障、城市治理水平、群眾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據遷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主任科員李楊介紹,濱湖東路東側綠化帶雨水綜合利用工程是遷安市首個示范性海綿綠地建設工程,總面積達26.74公頃。場地內主要海綿設施包括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池、植草溝、碎石植被床、儲水模塊。項目建成后,全年80%以上的徑流在這里得到削減,雨水徑流質量提升85%以上。
黃臺山公園于2018年改造完成,通過幾次降雨實際觀察,海綿設施收水效果良好。整體實現了中小降雨條件下路面無積水,大暴雨時地面無沖刷泥土,外排雨水明顯減少。與此同時,公園收集雨水形成自然水面,打造“山水相依、剛柔相濟”的和諧景觀,實現了海綿城市與景觀效果最大化。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廣州海綿城市建設達到國家考核要求2021-01-29
- 到2025年底廣州45%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2021-05-10
- 河北遷安:綠色發展理念打造會“呼吸”的海綿城市2021-06-01
- 雄安新區見證——高標準高質量建設 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