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遷安建設全國首家一站式鋼鐵固廢資源化高值化應用基地
發布時間:2021-07-09
河北遷安一站式鋼鐵固廢資源化高值化項目依托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組建了研發團隊,目前已自主申請了“含有精煉渣的全固廢膠凝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等8項專利。該項目主要應用國內首創的“全固廢膠凝”技術,以多種工業固廢為原材料,制造新型、節能、綠色、環保的高性能混凝土膠凝材料,可替代傳統水泥。據了解,該項目是全國首家一站式鋼鐵固廢資源化、高值化應用基地,填補了我國固廢處理產業空白。
-
南京固廢綜合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
發布時間:2021-07-09
“新固廢法正式施行后,江蘇南京積極開展了危險廢物專項整治、垃圾分類系統建設、建筑垃圾專項執法、不達標超薄地膜銷售查處……”江蘇省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近日在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上作了關于檢查南京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
生態環境部: 全國碳市場7月擇時啟動上線交易
發布時間:2021-07-09
7月7日召開的國常會明確提出,在試點基礎上,于今年7月擇時啟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下一步還將穩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國常會同時要求,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設立支持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以穩步有序、精準直達方式,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的發展,并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
-
統計局:6月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效果初步顯現 工業品價格漲勢有所趨緩
發布時間:2021-07-09
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了2021年6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進行了解讀。
-
煤炭主產地復產加快 儲備體系有望升級
發布時間:2021-07-09
近日,煤炭主產地復產速度開始加快,以保障迎峰度夏時節的煤炭供應。煤炭儲備體系也有望升級,未來保供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
江西省推進建材行業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 | 推進兩化深度融合 加快行業智能化轉型
發布時間:2021-07-09
江西省建材系統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落實《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實施意見》和工信部印發的《建材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在促進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被全國質量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推薦為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先進省份。
-
菏澤“吃干榨凈”200萬噸建筑垃圾
發布時間:2021-07-09
如何對建筑垃圾進行綜合利用,減少土地占用,促進資源節約、保護生態環境,成為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各地面臨的普遍難題。山東菏澤把建筑垃圾視為“城市礦山”,從中“挖金掘銀”,有效破解了這一難題。
-
國常會:加碼支持實體經濟 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
發布時間:2021-07-08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推動醫保服務高效便民;確定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決定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推出支持碳減排的措施。
-
央地加快敲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施工圖
發布時間:2021-07-08
百年艱苦奮斗,我國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大國躍升為制造業大國,并在向制造業強國邁進。
-
去年中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相當于GDP比重17.08%
發布時間:2021-07-08
“三新”經濟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7423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占比為4.39%;第二產業增加值為73487億元,比上年增長4.3%,占比為43.42%;第三產業增加值為88345億元,比上年增長4.2%,占比為52.20%。
-
《浙江省節能降耗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十四五”規劃》印發
發布時間:2021-07-08
能源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節能降耗和能效提升是全球公認的“第一能源”,是加強能源安全、實現經濟脫碳和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
嘗試全光伏墻 未來科學城建成“會發電的房子”
發布時間:2021-07-08
由國家能源集團綠色能源與建筑研究中心自主設計建設的BIPV建筑能源集控與實驗平臺。
-
甘肅首列砂石骨料“公轉鐵”集裝箱班列開行
發布時間:2021-07-08
隨著一聲汽笛長鳴,甘肅建投建材集團一列砂石骨料“公轉鐵”集裝箱班列日前緩緩駛出甘肅(蘭州)國際陸港,這也是甘肅省第一列砂石骨料運輸班列,標志著甘肅省砂石骨料行業進入“公轉鐵”運輸時代。
-
西藏最大航站樓竣工 高強度自密實混凝土首次應用
發布時間:2021-07-07
西藏最大航站樓全球規模最大的高高原機場之一國內在建海拔最高的干線機場拉薩貢嘎國際機場T3航站樓(非民航專業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向正式投運使用邁出關鍵一步.
-
中國首座運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可伸縮景觀人行橋亮相上海
發布時間:2021-07-07
7月2日,中國首座運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可伸縮景觀人行橋亮相。橋體由可回收的碳酸聚酯復合材料打印而成,全長9.34米,總重量僅有850千克,可以承重20個成年人。
-
《“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將達到60%
發布時間:2021-07-07
日前,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循環型生產方式全面推行,綠色設計和清潔生產普遍推廣,資源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
-
深中通道,基建狂魔在伶仃洋上表演 “風中穿針” “海底繡花”
發布時間:2021-07-06
深中通道的建設 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構筑了又一重要交通大動脈建成后將有力推進珠三角經濟、交通一體化及轉型升級成為聯系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直聯通道中央企業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驅動力不斷用中國“智”造為基礎建設賦能積極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央企力量!
-
廣東印發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
發布時間:2021-07-06
到2023年,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數字化轉型,全省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新模式、新業態廣泛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
上市企業年報半年報披露將新增環境和社會責任內容
發布時間:2021-07-06
中國證監會網站近日發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3號—半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21年修訂)》《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21年修訂)》,分別對上市公司年報、半年報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作出調整。從內容來看,均新增了環境和社會責任章節。
-
西安裝配式建筑將占新建建筑比例40%以上
發布時間:2021-07-06
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6月30日印發《西安市裝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明確規定到2025年,西安市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40%。
-
五峰山長江大橋公路面通車!我國首條“未來高速”正式投使
發布時間:2021-07-06
6月30日,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公路面及其接線工程通車,標志著全國首條“未來高速公路”正式投入使用。
-
經濟歷史性飛躍 中國闊步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發布時間:2021-07-06
走過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中國經濟實現了歷史性飛躍。近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始終保持在30%左右,穩居世界第一位,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
建筑業的支柱產業地位是這樣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1-07-05
九鼎重器,百煉乃成。縱觀建筑業的發展路徑,建筑業支柱產業地位的確立并非一朝一夕。
-
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建筑業該做些什么?
發布時間:2021-07-05
建筑領域的節能減排是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鏈條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需從建筑材料生產、施工建造、運營維護全生命周期推動建筑業全產業鏈綠色低碳化發展。
-
六部門聯合發文加快培育制造業優質企業
發布時間:2021-07-05
力爭到2025年,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發展形成萬家“小巨人”企業、千家單項冠軍企業和一大批領航企業。
-
國家發改委印發《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
發布時間:2021-07-05
為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戰略部署,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推動構建功能定位精準、規劃布局合理、網絡層次清晰、銜接一體高效的現代軌道交通系統,支撐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
-
小浪底引黃工程全線貫通
發布時間:2021-07-02
6月29日17點41分,隨著小浪底引黃工程施工Ⅴ標7號和8號隧洞之間最后一聲爆破聲響,小浪底引黃工程全線貫通,現場建設者們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7月1日,全線貫通儀式在7號洞口舉行。
-
運用系統智慧實時監管,成都建設預拌混凝土綠色站點
發布時間:2021-07-01
6月30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獲悉,該局先后出臺《關于貫徹落實建設工地“禁現”和攪拌站綠色生產有關管理要求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預拌混凝土和砂漿行業管理的通知》等多個文件規范,從站點建設、生產、排放等多維度動態監管,推進行業健康綠色環保發展。
-
1.8萬立方米!湖南第二高樓正式啟動混凝土澆筑
發布時間:2021-07-01
6月18日晚上10點28分,隨著第一方混凝土通過天泵管道順利入模,湖南第二高樓——綠地星城光塔項目塔樓地下室底板的1.8萬方混凝土澆筑正式開始。據悉,塔樓基礎完成后,即將全面進入結構施工階段,預計綠地星城光塔項目將于2024年年底完成建設。
-
江蘇首座裝配式公路橋梁正式通車
發布時間:2021-07-01
沿著匝道駛上高架橋,5公里暢通無阻,用時僅3分多鐘。6月30日,作為江蘇省首個裝配式公路橋梁工程,南京312國道改擴建工程主線高架橋正式通車。據悉,該項目已獲評江蘇省綠色示范工地。
-
南沿江城際鐵路最大跨度連續梁合龍
發布時間:2021-07-01
6月22日晚,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順利澆筑,跨京滬高速公路特大橋跨芙蓉大道連續梁合龍。直擊激動人心的合龍現場。
-
創多項紀錄 云南大瑞鐵路秀嶺隧道貫通
發布時間:2021-06-30
6月30日,中緬國際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云南大(理)瑞(麗)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秀嶺隧道貫通,創下多項國內外紀錄,為年底大理至保山段開通運營奠定了基礎。建成通車后,列車通過這座隧道只需8分鐘,但建設者卻艱苦奮戰了近14年,先后有1萬多名建設者參與施工。
-
四川涼山州雅礱江楊房溝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并網發電
發布時間:2021-06-30
位于涼山州木里縣的雅礱江楊房溝水電站今天首臺機組正式并網發電,并入四川電網,通過雅中直流送往江西
-
確保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 遏制大宗商品價格不合理上漲
發布時間:2021-06-30
為切實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和價格平穩,遏制大宗商品價格不合理上漲,監管層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為保持價格平穩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
數字化轉型升級 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
發布時間:2021-06-30
當前,我國堅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
-
白鶴灘水電站的幕后英雄:一群與混凝土較真的“藝術家”
發布時間:2021-06-30
6月28日,全球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并網發電!
-
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里程最長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
發布時間:2021-06-30
6月30日(北)京新(疆)高速(G7)“最后一公里”梧桐大泉至木壘段公路項目正式通車標志著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里程最長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
-
2022年度“建華工程獎”開始申報和推薦
發布時間:2021-06-30
為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預制混凝土制品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進一步推進行業技術進步與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建華工程獎”獎勵委員會決定啟動2022年度獎項的申報和推薦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北京:100個重大項目二季度如期開工 有效支撐穩投資穩增長穩預期
發布時間:2021-06-30
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打造“世界設計中心”,江豐濺射靶材及關鍵零部件項目助力完善集成電路產業鏈,北京市十一學校落地石景山、滿足北辛安棚戶區就學需求……北京市在二季度謀劃的100個重大項目全部如期開工。北京市發改委6月29日介紹,這10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839億元,集中在二季度開工,充分發揮了重大項目對穩投資、穩增長、穩預期的關鍵支撐作用。
-
一條混凝土制品產線的七十二變,中鐵三局渝昆智能工廠首創混線柔性智能產線
發布時間:2021-06-29
一條智能化生產線最多能同時生產多少品類的小型預制構件?中鐵三局渝昆五標項目部給出的答案是所有小尺寸的混凝土預制構件。
-
讓廢棄混凝土物盡其用
發布時間:2021-06-29
在Scopus數據庫中以“再生混凝土”為關鍵詞,同濟大學教授肖建莊和香港理工大學教授潘智生發表的論文總數列全球第1位。
-
北京城市副中心首用3D打印墻
發布時間:2021-06-29
?在智能建造時代,你能想象3米長的景觀墻也可以被3D打印出來么?在城市副中心,這已變為現實。記者近日了解到,在城市副中心工程現場,一面3D打印墻正式亮相,這是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設領域首次應用3D打印技術。
-
英姿勃發 雄安按下“快進鍵”
發布時間:2021-06-29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是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的第一個建成項目,已于2018年投入使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代表著未來雄安新城建設的基本方向,是未來雄安締造智慧城市、綠色城市的縮影。作為雄安新區“第一標”,市民服務中心真正體現了“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
-
瞄準新動能 多地新一輪城市規劃建設開啟
發布時間:2021-06-28
近期多地密集出臺新一輪城市規劃建設方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搶占新動能發展高地。
-
深中通道海上首片混凝土箱梁順利完成架設
發布時間:2021-06-28
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上午11時40分,深中通道首片混凝土箱梁順利完成架設,標志著項目海域引橋上部結構施工駛入“快車道”。
-
國內首個預制混凝土外掛墻板足尺振動臺試驗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順利完成
發布時間:2021-06-28
2021年6月22日,長江都市承擔的南京江北新區人才公寓(1號地塊)3#樓“預制混凝土外掛墻板模擬地震振動臺試驗”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完成,本試驗為國內首個預制混凝土外掛墻板足尺振動臺試驗。
-
白鶴灘大壩全壩使用低熱水泥混凝土 造出水電人理想中的“無縫”大壩
發布時間:2021-06-28
6月28日,“國之重器”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并網發電。金沙江上,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總裝機容量僅次于三峽水電站的白鶴灘,創造了一項讓建設者感到無比驕傲的成就——至今沒有出現一條溫度裂縫。
-
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發布時間:2021-06-28
今天上午,在建規模全球第一、單機容量世界第一、裝機規模全球第二大水電站——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
國內首臺建筑構件裝配機器人在武漢研制成功
發布時間:2021-06-28
6月24日 ,國內首臺建筑構件裝配機器人“赤沙號”在中鐵科工集團研制成功,填補了我國裝配式建筑施工裝備領域的一項空白。據悉,該臺裝備機器人將用于廣州地鐵11號線赤沙車輛段施工。
-
BIM技術被國家列入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
發布時間:2021-06-25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BIM、物聯網等多項新興前沿技術列入其中。
-
我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全線鋪軌貫通
發布時間:2021-06-25
6月22日,隨著最后一對鋼軌在溫嶺站順利對接,由中鐵十一局歷時140多天鋪設的杭紹臺高速鐵路全線鋪軌貫通。這標志著我國首條由民營資本控股的高速鐵路主體工程建設任務完工,為年底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
全國碳交易“開閘”:萬億市場撬動建材等八大行業
發布時間:2021-06-25
6月25日,備受矚目的上海、武漢兩地的碳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交易。
-
因地施策,地方版碳達峰路線圖漸明
發布時間:2021-06-25
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下,地方版碳達峰路線圖正加速浮出水面。
-
推廣裝配式建筑列入深圳市“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發布時間:2021-06-24
近日,《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全文正式發布,展開深圳未來5年發展的宏偉藍圖。
-
推進“十四五”規劃落實 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發布時間:2021-06-24
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全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時間緊任務重,必須抓住“十四五”這個關鍵窗口期。
-
中國社科院:全年經濟增速有望達到9.4%
發布時間:2021-06-24
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人預判二季度經濟持續向好仍舊處于擴張階段,預判2021年二季度經濟增速為12.2%左右,全年經濟增速為9.4%左右。
-
中國3D打印建筑,及未來發展
發布時間:2021-06-24
3D打印建筑的技術仍處于早期階段,要擴大3D打印建筑的規模,需要在技術和監管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對于前者,從業者還沒有找到一種從印刷機上加固混凝土的有效方法。在傳統建筑中,這是通過鋪設鋼筋來完成的
-
河南信陽跨京廣鐵路斜拉橋刷新三項世界紀錄
發布時間:2021-06-23
6月22日,在歷時74分鐘的順時針旋轉74度后,由信陽城發與中鐵大橋局承建采用轉體法施工的國內最大曲線段獨斜塔斜拉橋成功跨越京廣鐵路河南信陽編組場。這也標志著該項目曲線鋼箱梁斜拉橋在轉體施工總重量、懸臂長度、主梁總長3項上刷新世界記錄。
-
青島地鐵4號線14工區登瀛車輛段檢修庫順利封頂
發布時間:2021-06-23
由中鐵十一局六公司承建的青島地鐵4號線14工區登瀛車輛段檢修庫日前順利封頂。
-
我國將加快推廣超低能耗建筑
發布時間:2021-06-22
《規劃》明確,在實施綠色低碳轉型行動中,將加快推廣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逐步提高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比例。